作者:银洁 时间:2013-10-31 来源:党委宣传部
● “ 最重要的,是 ‘ 人 ’ 的塑造,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、感恩之心,愿意回馈、报效社会的 ‘ 人 ’ 的培养。”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研二学生张世鹰,这个来自湘中地区出身贫寒,依靠亲友资助才能坚持到上大学的男孩,在日记中写道: “ 我最幸运的事,是遇到了卢妈妈。 ”
2008 年,卢芳国在《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》课堂上,发现了一个脸色苍白的男孩,总是坐在第一排,却总是垂着头精神不振。卢芳国上了心。当了解到这个叫张世鹰的学生因为家里太穷,营养跟不上,常常生病,她心疼了。她开始经常在课后瞄准吃饭的点找他交流,然后顺理成章请他吃饭,又带着他做课题,给他发些劳务费。在卢芳国的悉心指导下,张世鹰对科研产生了极大兴趣,参与了湖南省大学生创新项目,并将项目成果写成了论文,被专业学术期刊《中医药导报》录用。卢芳国瞒着张世鹰,悄悄寄去了价格不菲的版面费。收到刊有自己论文的杂志时,张世鹰捧着书潸然泪下。
已经在筹备考博士的张世鹰给卢芳国发信息:我一定要成才,一定要做好医生,好好报答您,报答学校,报答社会。
卢芳国认为,教书和育人是时刻一体的。对学生的技能教育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,是培养出品格高尚、有感恩之心,努力回馈社会和国家的人。无数个张世鹰,会营造出一个充满爱和感恩的社会。
所以,多年来,卢芳国一直非常注重在教书中育人,注重在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中,对学生各方各面的关怀、帮助中引导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。
每天下午六点半指导完学生实验回到家,吃过饭,享受下一天中唯一的娱乐时段:看完美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联播,之后,卢芳国会定时打开电脑、邮箱、 QQ ,阅读学生们的留言及来信,倾听大家学习上、思想上、工作上、情感上的种种疑惑,一一回复。这些学生里,有已经工作的,有在继续深造读硕读博的,有正在本科就读的。多年来,每带一个新班级,卢芳国都会在第一堂课把自己的手机、 QQ 、邮箱告诉大家。手痛发作不能回复邮件留言的时候,她会直接打电话给学生交流、解答。
近五年,卢芳国单指导的本科生就获国家、省、市各级科技创新竞赛奖 16 项,鼓励撰写并发表研究论文 11 篇,她默默帮学生交了近万元版面费,同时作为非导师资助研究生进修费、版面费等近万元,并以无名人士身份捐献 “ 爱心基金 ”4000 元。
卢芳国对学生的热爱,离不开她深刻的童年记忆。出生于 61 年的卢芳国,经历了建国后最穷困的那几年。身为乡村小学教师的父母,每天中午把自己家里种的红薯一锅炖了,给那些家里穷带不了中餐的孩子充饥。红薯冒出的腾腾热气,孩子们满足的笑脸,温暖了卢芳国半个世纪的人生记忆。她立志终身当一位热爱学生的老师。
对于这样的卢芳国而言,教好书,搞好课堂教学,只是一个基本前提。
成倍完成教学工作量,效果好,声誉高 …… 近几年,卢芳国相继获评湖南省优秀教师(记二等功)、湖南省教育系统十佳学习明星、湖南省优秀实训教师等荣誉称号。
● “ 如果再不考博,我就干涸了,枯死了。 ”
一路走来的教学、科研过程中,卢芳国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。她一直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与科研,该专业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关系密切,而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很有优势。卢芳国明白,必须要学习中医药知识。
从 90 年来校后利用业余时间,通过自习或跟班听课的方式,陆续学习《中医基础学》、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方剂学》、《中药学》等一系列的中医药课程,到 2005 年, 45 岁的卢芳国晋升为教授,成为硕导这一长段时间,她日益清醒地意识到,只有比较系统地学习、理解中、西医基础知识,才有较好地领会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的内涵,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科研切入点。学科知识的不完整,已经严重局限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相比起教授的荣光,她更渴望专业的师承指导和系统的专业学习,更渴望自己能以源源活水的状态面对学生与科研,更渴望永无止境的前进求索。 45 岁的她下了决心:考博!
辛苦是当然的。当时正是教学、科研中坚的她,承载着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,还必须额外学英语、学专业。英语,是个磕破天的难题!年纪大了,记忆力大幅下滑,只能以勤补拙。买了很多厚厚的书,每晚练习写作、阅读理解,十一点半后躺在床上开始背单词,背到人熬不住,掐自己也没用了,睡过去,一觉醒来,书还盖在脸上,继续背,梦里面都是单词。早上四点半起床,冷水使劲儿拍脸,继续背到七点,随手拿个馒头去赶车上班。一年后,英语上来了,皱纹多了,脸色黄了,头发白了。
就这样准备了两年多。 2008 年 5 月,卢芳国参加了博士考试。考试结束后,回家瘫在床上,迷迷糊糊昏睡了两天两夜。她如愿成为中西结合临床专业的一名博士,也成为当时在全国罕见的大龄女博士。
博士学习期间,卢芳国陆续获得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、科技部 “863” 重大攻关合作项目,博士毕业第二年,成为国家 “ 十二五 ” 电子音像规划教材主编,更是以扎实的学术造诣和成果,被评审为博士研究生导师!她实现了真正的厚积薄发。
● “ 没事,我又是一条好汉。 ”
1990 年,卢芳国开始宫血,恶露不止。 91 年,医生诊断,卵巢功能彻底丧失。那一年,卢芳国三十岁。
此后,她进入了人为补充雌激素维持正常生理状况的时代。一旦不吃激素,就会易燥、精力差、疲惫。而且,长久补充激素极易诱发恶性肿瘤。
作为女人,卢芳国难受,恐惧,甚而绝望。夜深人静时,她会默默流泪,甚至会默默自问:我的寿命,还能有多久?
正是在这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中,卢芳国更加珍惜存在的时光和当前的生活,更加拼命。她先后被评为 “ 湖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” 、 “ 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” 、 “ 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” 。
不论哪一堂课,学生看到的,都是一个眉飞色舞,充满激情的卢芳国;不论哪一次实验,同事看到的,都是一个专心致志、精神饱满的卢芳国。恐惧、疲惫、疼痛被她远远抛在与时间赛跑的身后。
2003 年 6 月的一个深夜,一直日夜通宵专注于做湖南省 SARS 重大攻关课题的卢芳国,一阵天旋地转后晕倒在实验室冰冷的地板上,直到第二天清早才悠然醒转。同事知道后,凶狠地批她: “ 你是发神经,这样不要命!一个万一,人就没了。 ”
老年病早早来袭的卢芳国,一直忍受着肩周炎、骨质增生、骨质疏松、颈椎病等等的煎熬。长期止痛膏一抹,就又投入工作的她,国内一般的药膏已近失效。
2009 年,卢芳国带领教研室的老师们申报《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》省级精品课程。申报前一个多月,她买了行军床,把毛巾、牙刷带到办公室,结束前再没回过家。手痛的老毛病发作,用纱布一层一层厚厚绑起来。身上抹满的止痛膏味道熏人。晚上不睡,困了桌上趴一下。
4 月 25 号下午,当把所有的材料按照规定上传完的那瞬间,卢芳国瘫倒在凳子上。失去意识昏睡一宿醒来的她笑着安慰心急如焚的爱人,没事,我又是一条好汉。
精品课程申请成功,实现全国中医院校该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零突破。
卢芳国的坚持和成功,离不开她背后温暖、和谐的家庭支撑。最初便是被卢芳国做事执着、待人宽容的性格深深吸引的先生,和她八十年代初结婚,一直走到现在。卢芳国在学生身上、在工作上投注了太多精力,身体又不好,先生便一直尽心竭力照顾她,支持她。卢芳国经常为家境贫困学生补贴生活费、版面费,他大力支持;家里最多的客人是学生,他在家时都会客气地洗水果,会亲自下厨做可口饭菜。 2005 年,深圳一家大型合资企业高薪聘请他,帮他飞机票都买好了,因为卢芳国舍不得离开学校,他最终选择了留下,从此再没想过离开。
大学时就是国家一等奖学金获得者,香港政府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女儿聪明、体贴,会每次一回家就抢着做家务,会为工作到深夜的妈妈泡杯蜂蜜水放在案头,会对她说:妈妈,只要你觉得开心,想做什么都可以,我永远支持你。
前路纵有风雨荆棘,又还怕什么?卢芳国微笑昂首,坚定前行。